走进西藏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110028 更新时间:2020年01月06日23:39:46 打印此页 关闭

走进西藏 邀您品尝高原之舟牦牛肉


来源:凤凰卫视

西藏,一个美丽神圣的地方。这里是被称作除了南极、北极之外的世界“第三极”,这里的天空、雪山、冰川、湖泊,纯净的令人心生向往;这里被形容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,布达拉宫、大昭寺、藏香、唐卡……丰富而多彩的文化让很多人把西藏列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。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,常年低含氧量、高紫外线辐射,极端的环境让很多向往西藏的人望而却步,因此凭着想象,以为西藏贫瘠而荒凉。实际上,在西藏的山间盆地和缓坡地带,蕴藏着大片辽阔而充满生命力的森林、草原、湖泊、花海,也孕育出了许多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,比如浑身是宝、被称为“高原之舟”的牦牛。凤凰卫视和京东众筹连手推出的公益帮农节目《大家来帮忙》,第19期我们走进西藏。带您领略美丽的天上人间,带您品尝舌尖上的西藏。

牦牛,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大型哺乳动物,主要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高海拔地区,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。数千年以来,牦牛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,尽其所有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运、耕、烧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十世班禅大师曾经说过:“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民族。”

冬日午后的拉萨并没有想象中冷,阳光高照,悠闲惬意。拉萨市达孜区雪乡扎西岗村的牧民查果大叔,随意赶着身边的牦牛,哼起了牧歌:我向动物们走去,动物们也向我走来,我们虽然不是亲戚,但是关系比亲戚还要亲,我们虽然不是朋友,但是交情比朋友还深,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经历,这份友谊十分珍贵。

西藏地区牦牛资源丰富,牦牛总存栏量超过450万头,藏族驯养了牦牛,牦牛养育着藏族。尼卓嘎也是扎西岗村的人,她说大部分藏民家里都会饲养牦牛,藏民族对牦牛有着特殊情感。在刀耕火种的时代,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牦牛。住的帐篷是用牦牛的毛织成的,穿的衣服是用牦牛皮、牦牛毛做成的,吃的肉、奶及酥油也是由牦牛提供的。高原上,牦牛的粪便随处可见,干牛粪燃烧起来如木柴一样,没有异味,至今仍是藏民们生火做饭、取暖的主要燃料。

而现在牦牛又成为了他们稳定的生活来源。西藏的自然环境相对极端,农业所能提供的经济来源并不是十分稳定的。而养牦牛就相对稳定的多,尼卓嘎告诉我们,一头成年的牦牛可以卖一万多,但是牦牛的出栏周期很长,普遍在6年以上,有的甚至在7年到8年,高昂的时间成本使得饲养牦牛的收入也没有那么可观。

近几年,西藏自治区政府重点开发青稞和牦牛资源,青稞和牦牛成为西藏的两大基础产业,也是精准扶贫产业。但由于西藏整体社会的经济基础薄弱,牦牛产业也还在初步发展阶段,还有很多需要帮扶的地方。比如虽然在西藏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牦牛,但藏族同胞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,同时也缺乏市场对接能力,加上西藏地处边疆,交通信息闭塞,物流成本十分高昂,牦牛肉好吃却很难走出西藏。

因此,一批企业响应政府号召,积极参与到青稞和牦牛产业当中。马吉锋,阿佳牦牛肉董事长,西藏牦牛产业协会会长。“阿佳”在藏语中是姐姐的意思,之所以以阿佳作为自己品牌的名字,马吉锋说一方面姐姐在藏文化中如同母亲,阿佳牦牛肉代表了高原的味道、家的味道,另一方面“佳”也寓意着牦牛肉质量上乘,是一款极佳的肉品。牦牛肉是一款高蛋白、低脂肪、高钙的肉品,可谓是过年期间干吃不胖的不二之选。

但马吉锋说,由于西藏地处边疆,交通不便、信息闭塞,导致销售环节无法打通,很多好的产品走不出去,不为人所知。经常有游客或消费者,把牦牛的“牦”字读作“耗”,还有人觉得牦牛肉腥膻味重,不好吃。实际上这都是对牦牛肉的误解。阿佳牦牛肉都采用了极高的生产标准,屠宰、精分割、排酸工艺,都采用的是与欧盟统一的标准。

现在正是西藏的冬宰季节,大量的牦牛屠宰上市,但销售不畅,使得辛苦了好几年的藏族牧民们收不回成本。今年的藏历新年在二月底,希望大家都来帮忙,品尝一下来自高原的味道,同时帮助藏族同胞过一个好年。

上一条:美国在这一领域独强时代结束,亚洲将登上舞台 下一条:周生生甄选圣诞珠宝
  • 发表评论
  • 查看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。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